軌道交通模具制作時,一般傳統采用紅松木、棗木等制成拼裝木條,以模樣板外輪廓線為基礎,拼裝成外形。本文根據所制造模具的曲率半徑比較大,變形梯度比較小的情況,采用薄三合板包覆在骨架上,利用三合板自身厚度比較均勻,彎曲后有一定的回彈性的特點,使其自然形成光順度較好的線型,既能達到設計要求,又可以滿足制品的表觀質量要求。三合板的切割應根據模具曲面實際情況來進行,用1~2個釘子釘于肋骨樣板上。在拼裝過程中,如果遇到三合板拼裝條長度不夠或曲面過渡大而不能光順過渡時,可按照拼接方法加工完成,但是拼粘頭不要設計在同一斷面上,應合理錯檔拼接,光順過渡。
復合材料具有高比強度,高比剛度,性能的可設計性以及優異的耐腐蝕性等優點,使其成為無人機制造中使用較多的結構材料。據統計復合材料的重量一般占無人機機體重量的60%~80%,有些是全復合材料無人機。模具是復合材料構件制造用的主要工藝設備,用以確定制件形狀、結構關系、控制外緣和獲得良好的表面質量。纖維的鋪疊和樹脂基體的聚合固化都是在模具上完成的,因此模具的設計制造是復合材料構件研制過程中的關鍵環節。
軌道交通模具過渡模制作、檢驗及表面處理:
立肋骨樣板需要根據復合材料構件的尺寸,在平整的工作臺上,鋪放一塊平整的防水膠合板。按照構件的實際尺寸,標出中剖線、各橫剖面的站號線。各個線應確保清晰準確。將各個站號肋骨樣板依標線對號就位,確保垂直,并加以固定。樣板經校核加固后,可用方木加固,形成類似立體箱的形式,這樣形成的模具骨架,有較高的強度,并能夠承受加工過程中的外部力量。